<output id="hlljh"></output>

              <ruby id="hlljh"><dfn id="hlljh"><progress id="hlljh"></progress></dfn></ruby>
                <p id="hlljh"><del id="hlljh"></del></p>

                <output id="hlljh"></output>
                  大連華辰化工機械有限公司
                  Work hard--專注攪拌
                  新聞資訊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3年,漁山島迅速崛起成中國******煉化基地!
                  2019-10-25

                  好厲害的浙江石化??!漁山島3年迅速崛起成中國******煉化基地!


                  從舟山群島的地理位置上可以看到,其位于錢塘江入??诤烷L江入??诘狞S金水道的交匯處,且由于是山脈入海形成的島嶼,島嶼周邊的海域深度完全夠的上深水良港的標準,地理位置十分的優越。
                  其附近的寧波港是我國的******大港,為了******化的發揮舟山群島的區位優勢,國家在2011年把舟山群島設立為我國******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新區;2016年又把舟山設立為“自貿區”。所以舟山的發展很快。下面就以杭州灣口的一個小島為例子,來說一說舟山發展的速度。
                  這個小島叫做“漁山島”,位于舟山岱山島以西4海里的灰鱉洋海域,在未開發之前有人口3000人,面積8.44平方公里。在2016年3月國家決定在這個小島上成立石油煉化基地,并且要把它打造成為媲美于新加坡裕隆島的************的化工基地(在裕隆島上分布著來自******各地90多家的******的化工企業)。
                  從2016年的衛星圖中可以看到,這時候的漁山島還是舟山群島中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島,像千島湖水庫中的小島一樣聳立在海洋之上,只在島嶼邊緣地帶才有稍微平坦的陸地。

                  而時間到了2019年短短經過了三年的時間,可以看到漁山島的山體已經被挖平了,只在其北部地區還保留著一點點漁山島原來的樣子。開挖出來的山體填滿了周圍的海域,使得漁山島的面積擴大到了21平方公里。人們開始在新造的陸地上建設石油煉化設施。一座座高爐在島上建造起來。其中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的一期工程目前已經完工。


                  為何選擇將石化項目放在這座島嶼之上呢?
                  ******,漁山島周圍是良好的深水區,可以配套建設碼頭,大型的油輪可以直接靠岸裝卸,極大的降低了原油和成品油的成本。
                  第二,漁山島遠離人口聚集的陸地,這對于危險性系數較高的煉化項目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近日,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的“龍頭裝置”——2#1000萬噸/年常減壓蒸餾裝置產出合格產品,順利開工。
                  5月16日16時16分接到點火、升溫調度令,2#常壓爐點******個火咀,開始升溫
                  5月17日進行150℃恒溫脫水
                  5月19日6時30分對裝置高溫部位法蘭螺栓進行恒溫熱緊
                  5月20日3時38分2#常減壓初頂及常壓側線采出合格產品
                  5月20日6時常壓側線、減壓抽真空、減壓側線、輔助系統等均正常開啟
                  5月20日18時石腦油、常一線、常二線、混柴采樣化驗合格,2#1000萬噸/年常減壓蒸餾裝置生產出******批產品
                  5月22日10時10分產品進入液化碼頭船艙
                  從下達點火、升溫調度令,到產品裝船,歷時138個小時,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常減壓裝置實現了從原油、常減壓裝置、中間罐區、碼頭、船舶的全流程貫通。在此期間,未出現任何環境污染、設備損壞及人員安全問題。
                  同時,該項目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國在芳烴及乙烯產業方面的話語權,帶動中下游化工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浙石化掀開公司石化產業布局嶄新一頁
                  民營企業涉足煉化是市場關注的熱點,就聚酯鏈而言,從資金、技術、準入等各方面壁壘來看,核心競爭力仍是在上游,而上游的關鍵是規?;?、一體化;上游成本下降***終不會只讓利給某個單一環節,再平衡后是我國紡織產業整體核心競爭力的長效提升,和全球貿易體系中定價權的掌控。
                  同時,民營企業涉足煉化一體化不僅僅在于保障化纖原料的供給,還將開啟國內烯烴產業發展的新格局,由于歷史原因,我們的烯烴工業事實上屬于寡頭壟斷的格局,民營企業涉足其間,發展高端石化產品,可以帶動我國石化化工產業縱深發展。
                  1. 高瞻遠矚,自下而上延伸產業鏈
                  公司從滌綸化纖起家,20余年來專注主業,在董事長李水榮先生高瞻遠矚的帶領下,一步一個臺階,自下而上延伸產業鏈。
                  1997年公司涉足紡絲;
                  2005年******條民營PTA線投產,公司進入PTA領域,隨后依托三大基地不斷擴產;
                  2009年起布局芳烴,2015年中金石化投產,公司成為******打通“對二甲苯-PTA-聚酯-紡絲-加彈”聚酯全產業鏈的民營企業;
                  2010年便開始嘗試參與煉油項目,2015年集團控股子公司浙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立項,2017年浙石化注入上市公司,一期項目進入******建設階段;
                  2017年9月,與浙能集團合作參股孫公司浙江石油成立,著手布局成品油等主要產品銷售網絡。

                  2. 已在聚酯產業鏈建立起較大優勢
                  公司現有蕭山本部、大連逸盛大化、寧波浙江逸盛、洋浦海南逸盛、寧波中金石化五大生產基地和舟山在建基地。
                  本部擁有聚酯產能110萬噸,滌絲FDY50萬噸、DTY40萬噸、配套POY30萬噸;
                  逸盛大連、寧波、海南三大基地擁有PTA總產能1,355萬噸(權益產能600萬噸)、聚酯瓶片150萬噸(權益產能60萬噸),PTA國內銷量占比40%,規模全球******;
                  全資子公司寧波中金石化擁有國內單套規模******的芳烴裝置,年產約160萬噸對二甲苯、50萬噸純苯和110萬噸化工輕油。
                  公司已率先建立起聚酯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優勢,并在PTA環節占據******優勢。

                  3. 發展對二甲苯產業事關中國紡織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鞏固
                  以聚酯為主要原料的紡織產業是我國少數具有全球比較優勢的核心產業,但兩頭在外的特點制約了其核心競爭力的進一步鞏固。上游原料對二甲苯的進口依存度56%,高對外依存度導致定價權掌握在日韓企業手中,嚴重制約我國紡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具體到榮盛石化,公司旗下PTA工廠年需求達到900萬噸,現有產能僅160萬噸,遠遠無法滿足對對二甲苯的迫切需求。通過煉化一體化做強、做大芳烴環節不僅在于加強原料供應保障,實現聚酯鏈每個環節的強競爭力,對進一步鞏固中國紡織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有戰略意義。
                  4. 浙石化對于打破烯烴領域的壟斷態勢具有標桿意義
                  浙石化4,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由原浙江省領導于2014年7月調研浙江化纖產業時,就芳烴嚴重受制于國外的問題,請浙江省發改委牽頭聯合省內六家企業啟動規劃建議,同年中央******層領導做出重要批示,浙江省領導親任項目省級領導小組組長。
                  2015年6月項目實施方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浙石化)成立,由榮盛石化控股51%,桐昆股份參股20%,巨化集團代表省國資參股20%,舟山海洋開發代表地方政府參股9%,形成民資控股省國資參股的混合所有制模式。
                  我們這里想強調,浙石化除了有效增加國內對二甲苯供給、形成聚酯全產業鏈強競爭優勢外,還將打開中國烯烴產業發展的新格局,石油下游產業中,乙烯工業因為原料的特殊性,一直是寡頭壟斷的產業格局,產不足需,產品偏低端。浙石化投產后,將顯著提高乙烯的供應度,形成“油頭-化身-高化尾”的一體化產業模式,項目規劃的產品多為國內急需的差異化高端品種。
                  從國際經驗看,烯烴產業的市場空間大約是芳烴產業的2-3倍,進軍煉化一體化,涉足烯烴產業只是榮盛的一小步,但是可能是中國石化工業的一大步。公司所處產業鏈從聚酯拓展至壁壘更高、下游更深、容量更大的烯烴行業。

                  二、秉持分子煉油理念,貼近需求中心,有望打造全球煉化標桿
                  浙石化是國內******按照4000萬噸/年一次性規劃,分兩階段實施的煉化一體化項目。由于規模較大,項目可以按照“分子煉油”這一全球***領先的設計理念進行項目流程設置、裝置安排。
                  此外,浙石化項目位于浙江舟山,長三角集中了中國40%的石化化工產品的需求,地理位置的優勢也是浙石化***重要的競爭力之一。
                  注:本文討論依據主要來自浙石化/配套項目環評等公開資料,由于項目仍在建設,***終方案可能與我們描述的不一致。此外,由于筆者水平有限,全文中錯漏之處在所難免,還望讀者諒解與指正。
                  1. 國內******4,000萬噸一體規劃項目,煉油、烯烴、芳烴規模全球領先
                  浙江石化是國內******個按照4,000萬噸/年煉油一次性統籌規劃的煉化一體化項目。目前全球單一基地產能超過4,000萬噸的煉廠只有三個,單一基地產能超過3,000萬噸的全球只有5個,單一基地產能超過2,000萬噸的只有31個。目前國內擁有千萬噸級以上煉廠25個,2,000萬噸以上三個,處理能力******的是鎮海煉化2,300萬噸。
                  一般而言,常規煉廠(無深度加氫裂化)單體規模達到2,500-3,000萬噸才能兼顧烯烴、芳烴和煉油的經濟性,做到烯烴、芳烴的******限度的綜合利用。截至目前,國內煉油企業平均規模大約700萬噸左右,規模******的鎮海煉化也是分期建設,物料安排只能逐步分階段優化。國家十二五石化產業規劃也只是希望中國形成若干個2,000萬噸級煉油生產基地。
                  浙石化是按照4,000萬噸/年的規模統一布局,分兩期實施的超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總投資1731億元(不考慮配套項目)。一期投資902億,2,000萬噸/年煉油,520萬噸/年芳烴,140萬噸/年乙烯;二期將在一期建設的基礎上,同樣規劃2,000萬噸/年煉油,520萬噸/年芳烴,140萬噸/年乙烯。全廠定員一期2,200人(不考慮配套項目)、二期1,700人,項目占地一期837.76hm2、二期762.60hm2,年操作時間8,400h。浙石化方案統籌合理,主要裝置的規模和技術經濟指標都代表了全球******進的水平。

                  2. 煉油:多產化工原料是浙石化的一大重要特點
                  煉化行業的本質是油品基于分子層面的經濟性轉換。過去,為了簡化計算,通常將汽柴油等難以弄清的混合物體系劃分成若干種虛擬組分進行分析。隨著煉化一體化項目規模的擴大,生產技術的進步和環保標準的提高,傳統粗放的集總動力學技術路線已經不適應形勢的要求?!胺肿訜捰汀钡睦砟顟\而生——從分子水平對石油加工過程進行分析控制并預測產品性質,實現“宜烯則烯、宜芳則芳、宜油則油”的生產目標。
                  分子煉油不僅是當今煉化的高水平表現,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而且以規模為前提。項目流程設置中,有一些裝置,比如正異構分離,對于中小型煉化一體化企業,不具備規模經濟性,無法落地。
                  從流程設置、物料安排來看,浙石化是分子煉油的典范,2,000萬噸以上的規模也有效保障了分子煉油意圖的******限度貫徹。
                  2.1 原油適應性強,可以加工全球80%~90%以上的原油品類
                  浙石化一期設計加工原油2,000萬噸,進料分為高硫中質(系列1)和高硫含酸(系列2)兩個常減壓系列分級處理,增強原油的適應性。
                  高硫中質系列按伊朗輕質、沙特中質1:1,混合API 31.6,該系列混合原油屬高硫中間基,減壓渣油金屬含量不高,和常渣一期去固定床渣油加氫脫硫。
                  高硫含酸系列按伊朗重質、巴西Frade 7:3,混合API 26.7,伊朗重質金屬含量高,而巴西Frade是典型高酸重質機會油種,該系列渣油固定床難以直接處理,去延遲焦化脫碳,提高原油適應性。
                  二期設計加工原油2,000萬噸高硫中間基,按沙輕、沙重1:1,混合API 30.4,減壓渣油去延遲焦化(在一期基礎上擴建)。
                  一般說來,低硫輕質原油加工流程簡單,投資、維護輕,但原油適應性差,原油成本高;高硫重質原油加工流程復雜,投資、維護重,原油適應性高,原油成本低。煉廠通常按高硫設計,同時具備加工低硫能力,投產后在設計加工原油的基礎上根據原油供應價格和采購情況靈活調整。浙石化原料按輕、中、重、酸分類存儲,分輸分揀,通過調和手段,可以加工全球80%~90%以上的原油,對油價波動的適應性大大增強。
                  2.2 加工方案投資操作成本低、產品結構靈活、技術成熟可靠
                  渣油加工方案的選擇是煉油的核心,在綜合考慮油價、產品結構、投資和效益后,浙石化采取了500萬噸固定床渣油加氫脫硫+420萬噸重油催化裂化+380萬噸蠟油加氫裂化+300萬噸延遲焦化的渣油組合工藝。以一期為例,流程示意如下:兩系列減壓輕蠟油去蠟油加氫裂化,系列1常減壓渣油、系列2減壓重蠟油和焦化蠟油去固定床渣油加氫脫硫,固定床加氫重油去催化裂化,系列2減壓渣油和催化油漿去延遲焦化。直餾柴油作為1#柴油加氫裂化原料,剩余直餾柴油、焦化柴油、催化柴油、渣油加氫柴油和芳烴裝置的重芳烴作為2#柴油加氫裂化原料,石油焦去煤焦制氣裝置。詳見浙石化一期總工藝流程圖。

                  選擇渣油加氫脫硫(RDS)(注:浙石化渣油加氫脫硫采用UOP RCD Unionfining工藝)+重油催化裂化(RFCC)+延遲焦化主要是考慮了以下因素:
                  1.氫耗少,全廠僅需額外制氫9.95萬噸,大幅少于其他方案,中低油價下制氫成本占比提高,低氫耗有利于節省成本;
                  2.焦化裝置對原料適應性***強,可加工機會原油節省成本,且增加了廉價動力原料;
                  3.投資與操作成本低,我們估算,在滿足芳烴和乙烯料需求的前提下,采用RDS+RFCC+延遲焦化方案,較其他對比方案煉油區投資金額低30~60億元,且技術成熟度高,理論計算和實際運行的投資經濟性好。
                  4.產品適應性強,在重整原料和裂解原料已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通過RFCC兼顧汽油,使調油更為容易,全廠汽油池結構更為合理;同時也具備在汽油-芳烴之間、汽油-烯烴之間互調的靈活性。
                  方案整體特點是投資/操作成本低、原油適應性強、汽-芳-烯產品結構靈活、技術成熟可靠,具有較好的經濟性。
                  環評中披露的二期總加工流程與一期接近,但企業一般會根據原料及產品價格對遠期方案做出靈活調整。浙石化二期調節空間足夠大,可以靈活適應未來的油價與產品價格環境。
                  2.3 物料安排體現了多產芳烴、烯烴及下游化工品的原則
                  煉油區每期重石腦油收率約40%,輕石腦油收率一期9.4%、二期11%,每期化工料收率60%,化工料收率大約是國內常規煉化一體化項目的2-3倍,符合多產芳烴、烯烴及下游化工品的規劃設想。
                  煉油區每期汽油收率19%、航煤收率14.5%,一期柴汽比0.46,二期柴汽比0.41,適度產汽、航煤、少產柴油,和國內的成品油的消費結構變化基本吻合。
                  全廠汽油池主要有催化重汽油、醚化汽油(催化輕汽油醚化)、烷基化油、重整汽油、富異構戊烷油和MTBE,種類較為豐富,汽油品質高,滿足國VI B遠期要求。汽油規模為每期約380萬噸。
                  餾航煤經加氫精制后與蠟油HC(加氫裂化)航煤一起作為航空煤油,航煤規模為一期284萬噸,二期290萬噸。
                  柴油加氫裂化和蠟油加氫裂化副產的少量柴油餾分作為柴油調和,柴油(國VI)規模為一期173萬噸,二期157萬噸。
                  3. 芳烴:柴油加氫裂化提高重石腦油收率,芳烴總收率高
                  浙石化的方案布置希望多產芳烴,全廠重石腦油收率約40%,遠高于常規煉廠的10%~25%,其中直餾收率與常規煉廠接近,高收率主要來自兩系列柴油加氫裂化裝置,將直餾柴油和二次加工柴油轉化為高附加值的化工料。除重整生成油外,乙烯裂解汽油加氫裝置的加氫裂解汽油芳烴含量高,也直接作為芳烴裝置原料。
                  芳烴每期包括2套260萬噸芳烴聯合裝置,采用UOP成套工藝,吸附分離采用LD Parax技術(ADS-50)以節省投資降低能耗芳烴。產品方案以一期為例,對二甲苯 401萬噸(外售)、純苯152萬噸(129萬噸去苯乙烯(SM)和苯酚丙酮裝置,其余外售)、重芳烴9萬噸(去柴油加氫裂化)、重整汽油61萬噸(高辛烷值調和汽油)。
                  芳烴聯合裝置純苯、對二甲苯和重整汽油***終產率分別為20.2%、53.4%、8.1%。由于煉油區調油較為容易,芳烴分餾單元不需要切割出更多重整汽油,因此與可比項目相比(如盛虹煉化),芳烴總收率(苯+對二甲苯)較高,重整汽油產率較低。
                  4. 乙烯:物盡其用,競爭力領先
                  從設計意圖看,浙石化的理念是多產芳烴、兼顧油品,但是加工深度的提高意味著輕組分產出的增加,如果將它們直接外賣,性價比低。浙石化將這部分輕組分轉換為乙烯,并且配套國內緊缺的下游衍生品,不僅增加了盈利,還提高了抗風險能力。
                  4.1 充分體現分子煉油理念,實現******限度的物盡其用
                  浙石化通過C1/C2裝置回收全廠干氣,分離出富乙烷氣和富乙烯氣,充分利用C2資源。
                  通過C3/C4分離裝置回收全廠飽和液化氣,分離丙烷和飽和丁烷,將丙烷送去PDH,飽和丁烷正構比例達到60%,已經是非常好的乙烯裂解料,一部分直接裂解,一部分送去烷基化裝置回收富正丁烷再送去乙烯裂解,充分利用C3和正構C4資源。
                  通過C5正異構分離裝置處理重整戊烷油和HC輕石腦油,乙烯收率高的正構C5作為乙烯裂解原料,辛烷值高的異構C5作為調油組分,充分利用C5資源。
                  裂解原料特性是決定乙烯裝置競爭力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不同煉廠的乙烯裂解原料存在差異。原料越輕,乙烯收率越高;正構烷烴乙烯收率高,異構烷烴收率低(但辛烷值高)。浙石化乙烯裝置利用分子管理手段******利用了全廠的輕烴資源。

                  4.2 乙烯進料正構烷烴占比高,收率高、能耗低
                  常規煉廠乙烯裝置原料以石腦油為主,占比通常在50%以上,乙烯收率通常在30~33%。
                  浙石化乙烯原料中石腦油直接參與裂解的比例僅21.5%,C2-C5輕烴占原料比例達到49%,其中正構比例高約7成,大大提高了項目的乙烯收率,降低了物料消耗。
                  浙石化的蒸汽裂解裝置乙烯收率高達37%,國內普通乙烯廠收率在31~33%,鎮海、獨山子等先進乙烯廠也僅34~35%。綜合能耗502kgOE/t,與鎮海煉化處在同一水平,領先于全國600 kgOE/t左右的平均值。與33%收率相比,148萬噸乙烯產量對應進料少約48萬噸,僅原料成本節省近20億元。
                  4.3 增設PDH裝置,增產丙烯、副產氫氣
                  由于裂解原料正構比例高異構比例低,蒸汽裂解裝置丙烯收率16.4%有所降低,但項目將C3/C4分離得到的丙烷通過PDH增產丙烯,綜合考慮蒸汽裂解和PDH兩個裝置的話丙烯收率達到24.3%,丙烯總產量138.6萬噸(另有部分丙烯來自氣分裝置)。綜合來看,浙石化乙烯廠符合原料優質化、輕質化、多元化、低成本化的發展趨勢,裝置競爭力將超過目前國內******的鎮海乙烯和獨山子乙烯工廠。
                  4.4 傳統煉廠乙烯路徑有其不可替代性
                  市場有觀點認為乙烷裂解制乙烯會對傳統煉廠路徑乙烯裝置的盈利能力造成沖擊,我們認為國內乙烷裂解產業存在機會,但煉廠路徑也有其存在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
                  從投資來看,不考慮煉油環節,乙烯總投資包括裂解主裝置、輔助裝置、化工裝置之和,純乙烷裂解裝置在主裝置上可以有所簡化,但總投資差異并不大。同時,由于乙烷的運輸、存儲較為復雜,輔助公用系統的投資顯著上升。
                  從成本上來看,基于目前的乙烷價格體系下,乙烷裂解優勢明顯,但是單一原料存在價格波動風險難以管控的問題。在追求原料輕質化的同時,多元化同樣重要,傳統煉廠乙烯在原料多元化和產品豐富化上具備優勢。
                  從產品端來看,和國內煉廠的傳統路徑相比,純乙烷裂解裝置雖然乙烯收率較高,但其他高附加值產物(如氫氣、丙烯、混合碳四、汽油等)不夠豐富。而化工系統的效益,有重要的一部分是來自于產業鏈的延伸,因此純乙烷裂解路線的產業鏈延伸存在彈性更低、選擇更少的問題。
                  ***后,乙烯當量需求十分龐大,國內的烯烴工業目前事實上是寡頭壟斷的格局,隨著原料供應多元化,定價模式逐步從寡頭競爭的格局轉向市場競爭的格局,下游需求或會進一步激發,現有規劃產能不足以抹平巨大供給缺口。
                  按照上述分析,我們認為適度輕質化可能是未來的風險******的選擇。實際上,從資源稟賦以及全球比較優勢角度,我國在輕質化上不可能超過中東和北美,對于浙石化這樣的一體化煉廠來說,通過分子管理實現物盡其用,充分發揮原料多元化和產品豐富化的特點,才是關鍵。
                  5. 化產:地處華東、產品高端化差異化是浙石化兩******寶
                  長三角是中國化工品需求***集中的地區,這一地區集中了中國70%的塑料和化纖產能,地處華東是浙石化化產業務***核心的競爭力之一。
                  除地理優勢外,公司規劃的產品多為國內急缺的化工新材料產品,浙石化的引入,對于打破烯烴產業的寡頭競爭的格局,促進國內相關產業的升級也有直接的示范作用。

                  5.1 長三角地區是中國芳烴、烯烴衍生物***重要的集散地
                  浙石化的主要化工產品進口依存度高,在華東地區消費量占全國消費量的比例大。2016年這些化工品總進口量近4,200萬噸,合430億美元,且較大一比例進口來自韓國。我國高端石化品對韓國的依賴可見一斑,解除相關化工品對韓、日等國的依賴在本屆政府被上升至產業鏈安全和國家戰略問題。我們期待民營企業進入煉化領域后憑借強大的活力與創造力從日韓手中奪過高端石化產品的競爭力,實現石化大國向強國的轉變。

                  5.2 乙烯全部深加工成高端差異化品種,不外售商品乙烯

                  一期下游去處主要為FDPE、HDPE、EO/EG、苯乙烯及共聚PP裝置,其中EO作為PC裝置原料不外售,LLDPE、HDPE、乙二醇、SM產品外售量分別為23、42.6、86.8、120萬噸。注:乙烯下游去向圖中的比例為產品所需乙烯原料占乙烯產量的比例。

                  二期乙烯下游縮小聚乙烯和SM裝置規模,新增10/30萬噸EVA/LDPE和5萬噸    1-己烯裝置,產品更為豐富均衡,其中EO部分作為PC裝置原料部分外售,1-己烯小部分作為FDPE/HDPE裝置共聚原料其余外售,LLDPE、HDPE、乙二醇、SM、EVA、LDPE、1-己烯外售量分別為21、21、77.3、70.6、10、27.1、4.2萬噸。


                  乙烯下游去向中,聚乙烯、乙二醇、苯乙烯占比較大,而華東正是我國塑料、化纖等化工品下游的主要消費地,集中了中國70%的塑料、聚酯的需求。
                  我國聚乙烯進口依存度35%(2016),浙江省2017年1-4月進口聚乙烯占全國的22%,是我國******的聚乙烯進口省份。
                  乙二醇進口依存度高達60%(2016),下游主要用途是聚酯,國內40%的聚酯產能在浙江,是乙二醇需求量******省份。

                  苯乙烯進口依存度38%(2016),江蘇和浙江是******的消費和進口省份,兩省進口合計占全國的86%,寧波石化基地聚集了道達爾、臺化、LG甬興、見龍機構等ABS、PS、EPS、SAN工廠(參見本報告第六部分內容),SM需求旺盛,而省內僅鎮海煉化和寧波科元有部分供應,產不足需。
                  此外,浙江還是我國第三大EVA消費省份,國內EVA進口依存度高達70%(2016)。

                  5.3 關注α-烯烴、高性能聚烯烴的產業發展
                  我們對浙石化二期5萬噸乙烯三聚法(Axens AlphaHexol)1-己烯項目抱有較大興趣與期待。
                  在HDPE和LLDPE生產中,1-己烯/1-辛烯等高碳原子數a-烯烴的加入可以使支化度顯著提升,從而大幅提高聚合物使用性能,為進口******LLDPE和HDPE所廣泛使用。
                  由于我國在a-烯烴產業化上的大幅落后,1-己烯和1-辛烯等高碳a-烯烴資源缺乏,LLDPE/HDPE生產通常只使用1-丁烯作為共聚單體,導致我國聚乙烯產品結構中低端產品相對過剩、高端產品嚴重缺乏。
                  目前我國僅有燕山、大慶、獨山子3套乙烯三聚法1-己烯裝置,合計產能僅7.5萬噸,若國產LLDPE和HDPE共聚單體全部由1-己烯替代,潛在需求量在60萬噸以上,浙石化1-己烯項目投產有望緩解國內1-己烯的緊缺。
                  從浙石化LLDPE和HDPE產品牌號來看,LLDPE乙丁共聚為主,HDPE注塑料乙丁共聚為主,大件吹塑料、管材料、薄膜料乙己共聚為主。一期1-己烯外購,二期1-己烯自給,二期乙己共聚產品有所提高。我們認為隨著二期1-己烯裝置的投產,浙石化LLDPE/HDPE牌號存在進一步升級可能。

                  5.4 丙烯衍生物主要是高附加值、高壁壘的高端差異化品種
                  丙烯下游思路也是做有一定進口依存度的化工品,產品以多規格聚丙烯粒料為主,一期兼產丙酮和丙烯腈。

                  丙酮一部分作為雙酚A的原料***終生產聚碳酸酯,一部分生產MMA,剩余外賣;丙烯腈國內供給偏緊,近年價格屢創新高,華東地區消費占比52%,寧波石化基地擁有臺化、LG甬興、金甬等丙烯腈下游大客戶,而省內無丙烯腈產能。
                  9萬噸氰醇法(ACH)MMA裝置主要為消化丙烯腈副產的氫氰酸和硫銨液,煉廠ACH法丙烯腈原料成本低、來源穩定、質量收率高,仍是***主流的MMA工藝。同時,我們也關心異丁烯氧化法,尤其是一步氧化直接甲基化法的國內自主化進展。
                  丙烯下游未考慮丙烯酸及酯,我們認為與我國是丙烯酸凈出口國家以及浙江省內丙烯酸產能較多有關。
                  一期聚丙烯、丙酮、聚碳酸酯、丙烯腈、MMA、丙烯產品外售量分別為89.4、13.6、26、27、8.7、6.8萬噸,其中聚丙烯均聚54萬噸、無規共聚8.4萬噸、抗沖共聚27萬噸。二期聚丙烯產品外售量和產品結構和一期相同,聚碳酸酯26萬噸,其余丙烯均外售,二期外售量較大,未來存在調整空間。
                  5.5 芳烴下游重點關注純苯衍生物
                  生產芳烴是浙石化的主旨,對二甲苯每期400萬噸,苯一期152萬噸,二期131萬噸。
                  兩期對二甲苯全部外售,供給浙江逸盛等周邊PTA企業。
                  一期純苯下游去向主要是苯乙烯和苯酚-PC,少量外售;二期部分生產苯乙烯,其余外售。

                  6. 配套及依托工程彰顯專業素養和精細化管理能力
                  6.1 公用工程******限度節約了企業綜合用能成本
                  動力中心
                  從報批稿動力中心環評看,浙石化項目配置9臺670t/h超高壓煤粉鍋爐,8臺抽背式汽輪機組,其中一期5*670t/h(4開1備),2*35MW+2*20MW。一期動力中心的蒸汽總負荷約1,680t/h,全廠電負荷為635MW,蒸汽供應充裕,電力不足需要外購??紤]到蒸汽有較大富余量,動力中心有較大的靈活性,部分空壓機、壓縮機將由蒸汽透平驅動。實際上,浙石化汽輪機組方案已經歷數次更改,我們尚不能確定***終方案。此外,動力中心還包括供水工程、除鹽水站(一期4461.5t/h,二期4120.5t/h)、酸堿站、排水工程、燃料輸送系統及相應環保工程。
                  魚山石化基地動力中心單獨立項,不包括在煉化項目內,由浙石化全資子公司舟山市魚山石化實施,一期總投資34.73億元,定員266人,建設方預計2018年投產,和浙石化基本同步。

                  煤焦制氣
                  浙石化煤焦制氣裝置以煤和石油焦為原料,生產氫氣和合成氣,氫氣作為加氫裝置補充氫源,合成氣作為重整、芳烴、PDH裝置燃料氣。一期制氫量9.95萬噸/年,燃料氣235萬噸/年,二期氫氣9.94萬噸,燃料氣191萬噸。由于重油加工走加氫脫硫和延遲焦化路線,浙石化氫耗不大。全廠燃料氣略有不足,一期需外購部分LPG作為補充。
                  我們認為,在燃煤指標寶貴的華東地區,浙石化能配套燃煤鍋爐和煤焦制氫充分體現了浙江省對浙石化項目的支持,也事實上有效降低了項目公用工程成本。
                  6.2 碼頭、倉儲、物流配套齊全
                  碼頭
                  浙石化項目碼頭分為魚山基地項目配套碼頭和基地外大型碼頭。
                  魚山基地配套碼頭主要承擔成品的運輸任務,共建設25個泊位,其中多用途碼頭泊位4個,總通過能力618萬噸/年;油品及液體化工碼頭泊位16個(一期8個),總通過能力3,700萬噸/年;干散貨碼頭泊位5個,總通過能力2,467萬噸/年。
                  魚山受航道和水深所限不適合建30萬噸級碼頭,因此原油接卸碼頭放在舟山本島,通過海底管道運輸。寧波-舟山港海域深水岸線長度******排名前列,資源與區位優勢得天獨厚?,F有舟山實華原油碼頭(冊子島)一期30萬噸級碼頭,舟山外釣島光匯石油儲運基地30萬噸級碼頭(包括碼頭和油庫項目,已基本建成);在建的有舟山實華原油碼頭(冊子島)二期45萬噸級原油碼頭,已于2016年5月開工;擬在外釣島西北面新建一座寧波-舟山港外釣30萬噸級油品公共碼頭,作為近期浙石化原油接卸配套碼頭之一,設計年通過能力1385萬噸,庫區總罐容55萬立方米,規劃輸油管道從連至魚山,建設方為舟山港外釣油品應急儲運公司,目前碼頭建設處在招標階段;岱山黃澤山油品儲運貿易基地項目,在現有廣廈黃澤山石油中轉儲運基地基礎上新增30萬噸級及以上泊位1-2個,12萬噸級及以下泊位若干,以及黃澤山-魚山單向50km海底輸油管線,為綠色石化基地配套碼頭之一,項目于2017年2月舉開工儀式;此外,浙石化遠期規劃還有金塘島30萬噸級原油碼頭配套。根據《寧波-舟山港總體規劃(2014-2030年)》,到2020年,魚山附近將形成1個45萬噸級、5個以上30萬噸級碼頭群,為浙石化提供物流保障。

                  油庫與輸油管線
                  在馬目新建浙石化項目配套馬目油庫,共計8個罐組40個10萬立方米油罐,油庫項目也已于17年3月開工。此外,金塘島也規劃有浙石化配套油庫一個。
                  輸油管線外釣島至馬目陸域管線利用現有,新建馬目油庫至魚山海底輸油管道,包括兩條輸油管道和一條通信光纜,設計年輸送能力4000萬噸,全長28.5公里,中石油管道局已于16年12月啟動該項目。此外,還有金塘島-魚山海底輸油管線規劃。
                  陸運
                  浙石化陸運依托寧波舟山港主通道(魚山石化疏港公路)工程,該項目由浙江省交投集團牽頭投資,總投資167億,全長38公里,由舟山至岱山的主線和岱山至魚山的支線(魚山大橋)組成。主線連接甬舟高速、本島、長白島和岱山,在岱山雙合與西向魚山支線相連,并預留向北拓展條件,遠期將延伸至洋山連接上海浦東,屆時杭州灣經濟圈陸運網絡將形成閉環。魚山大橋于2016年9月開工,施工棧橋已于2017年4月全線貫通,已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建設方預計2018年底建成通車,主線也于2017年1月開工。


                  7. 浙石化一期已進入******建設期
                  公司2017年12月2日公告披露,浙石化現場指揮部辦公樓、食堂、員工宿舍等辦公生活設施已投運,中、長周期設備采購已完成,土建及安裝工程正有序展開,與國外原油巨頭的合作也已在洽談之中。

                  我們也可以根據公司財務報表來跟蹤建設進度。三季報資產負債表中,在建工程51.50億元,較半年報大幅增加37億元,系浙石化土建和設備安裝增加所致;預付款較半年報大幅增加35億元,系浙石化預付工程設備款增加所致;其他非流動資產17億,主要是土地款以及周期超過一年的設備預付款?,F金流量表中,構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現金流出84.4億元??梢耘袛?,浙石化已進入******建設階段。
                  此外,2017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推進速度較快,已于2017年12月5日獲得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截至2017年11月,浙石化各股東方已實際繳納注冊資本170億元,項目一期申請607億元銀行貸款正在評審報批中,項目投資所需剩余資金能得到合理解決。我們認為不應低估浙石化的建設決心和推進速度,我們預計一期2018年建成,煉油區2018年底試生產,化工區2019年上半年試生產。

                  三、浙石化攜手浙能成立浙江石油,共筑能源供應堅實壁壘
                  2017年9月,浙石化與浙江省能源集團共同出資設立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石油),出資比例為40%:60%,省國資浙能控股,注冊資本110億元,首期認繳款30億元,公司將以自有資金出資。
                  1. 浙能集團在浙江省內能源供應領域占壟斷地位
                  能源供應領域具有非常高的壁壘,浙能集團是浙江省國有獨資企業,是全國裝機容量******、資產規模******、能源產業門類***全、盈利能力較強的省級能源企業,總資產1,800億,凈資產1,000億。集團實力雄厚,擁有電力、天然氣、煤炭、可再生能源、能源化工五大能源主業,和金融+能源服務兩大支持性產業,在浙江省內能源供應領域占壟斷地位。

                  2. 浙江石油有助于浙石化有效突破政策壁壘
                  浙江石油經營范圍涉及原油、燃料油、成品油倉儲、物流、碼頭、批發零售、進出口等業務均有較強的政策壁壘,當前環境下未對民營企業放開。我們認為通過浙江石油(國資主導民資參股)+浙石化(民資主導國資參股)的雙向混合所有制模式,浙石化有望有效突破相關領域政策壁壘,解決油品倉儲物流、批發零售、進出口等關鍵問題。
                  3. 依托浙能優勢,打造省級石油能源供應平臺
                  浙能集團在石油能源領域,也已具備一定基礎的油品業務,已取得保稅燃料油經營資質,成品油批發零售資質,擁有超過30座加油加氣站、撬裝站和3座儲油庫。
                  報據浙能集團官方公眾號介紹,未來浙石油將圍繞石油儲運貿易、燃料油加注、成品油銷售三大核心板塊,計劃在五年內,投資600億人民幣,構建1,000萬噸原油儲備設施、1,500萬方能力的成品油儲存中轉設施、1,000公里的油品運輸管道、100萬噸能力的燃油加注設施及700座分布式綜合供能站。
                  僅十三五內,浙江省已規劃的新建高速公路、國省道就有3,000公里(《浙江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三五”規劃》),參與規劃的浙江省交投集團與浙能集團同為省國資企業,協調上不存在障礙,我們認為浙江石油的目標不難實現。

                  浙石化一期汽、柴油產量500余萬噸,兩期合計1,000余萬噸,將為浙江石油提供穩定的油源;而浙石化通過浙江石油,實現成品油銷售網絡,分享零售環節利潤;兩者優勢互補,實現利益******化。根據萬得數據,浙江省年汽油消費量約800萬噸,省內產量僅300余萬噸,約60%需要外省供應,浙石化和浙江石油的出現將有效填補省內供給缺口,實現能源自給自足。
                  還需要強調的是,浙石化與浙能的深度綁定,不僅在于解決成品油出路、分享成品油零售環節利潤,對公司未來在油氣等高壁壘領域的深一步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4. 不應將浙石化簡單理解成常規民營煉化
                  由于體制所限,深入人心的常規地煉形象使市場對在建民營煉化項目未來前景存有疑慮,我們提醒投資者注意,浙石化與山東地煉模式有顯著區別。
                  浙石化在頂層設計上有舟山自貿區油品全產業鏈國家戰略統籌,政策上有國家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產業鏈上有自身芳烴需求及省內成品油、烯烴下游巨大需求作為保障。
                  從浙石化的立項、審批到建設,再到與攜手浙能,一系列動作手筆之大、速度之快、思路之清晰,一再超市場和我們的預期,充分體現了公司和省政府的強大執行力,也體現了浙江經濟發展的無限活力和非凡創造力,以及“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
                  考慮到以上背景,我們認為不應該簡單地將浙石化理解成常規民營煉化項目,未來值得更多期待。
                  四、浙石化預期效益良好,抗風險能力強
                  1. 測算結果表明浙石化具有較高的盈利能力
                  我們根據物料及投資估算浙石化一期盈利情況(測算假設及參數見附錄一),在基準油價60美元/桶環境下,浙石化稅后凈利達129億元,比公司測算結果98億高約30%,我們認為主要來自兩方面原因:1.環評未考慮配套項目,所有蒸汽、電力、儲運均為外購,而我們考慮了配套,成本降低;2.不同時期化工品景氣程度不同??偟膩碚f,無論是環評測算結果還是我們的測算結果,浙石化均顯示出較高的盈利能力,考慮到高折舊和財務成本,EBITDA更高,符合我們對其競爭力強的判斷。


                  2. 與上海石化對比,浙石化的盈利測算結果較為合理
                  上海石化和浙石化雖然在規模不可相提并論,但同樣有芳烴和乙烯下游產品,一體化程度高,且是******有詳細財務數據披露的單體煉廠,因此,我們將測算結果的一些指標與上海石化2016年報進行對比。
                  銷售費用方面差異不大,公司與上石化在銷售方面各有優勢;管理費用浙石化低于上海石化0.8個百分點,考慮到上石化裝置老修理費用高,管理效率上也低于民營企業,我們認為結果合理;財務成本相差很大,這是浙石化的主要劣勢;由于我們使用的折舊方法較為激進,平均折舊年限遠低于上海石化,同時也是浙石化毛利率低于上海石化(扣除貿易業務后)的原因;我們還比較了單噸原油的現金操作成本,但由于上海石化人數太多,比較扣除原油、工資、折舊外單噸加工成本更為合理,從規模、同等裝置能耗上來講浙石化單噸操作成本應低于上石化,但從加工深度上講,浙石化更為復雜,應高于上石化,測算結果浙石化680元/噸,比上石化低約80元/噸,我們認為在合理范圍內。

                  3. 油價回溯表明浙石化的抗風險能力較為理想
                  我們將過去五年全部產品歷史價格對應的浙石化一期年化利潤作圖,大部分時間里浙石化一期有著不錯的測算利潤。需要說明的是為了簡化,此處完全不考慮庫存收益,原油價格大幅波動時,下游產品價格波動會有不同程度滯后,表現為油價快速上漲測算結果顯著收窄,油價快速下跌測算結果顯著擴大,因此下圖在油價劇烈波動時期參考意義不大。我們根據油價的三個時間階段討論如下:
                  2013年及之前,油價100美元/桶以上:國內煉廠在這個時期較為痛苦,即便是盈利能力***強的鎮海煉化也僅60余億效益,但浙石化測算結果在該時期也有100億以上的利潤。原因在于對二甲苯在2014年東亞大幅擴產前處在暴利時期,盈利高于現在約1300元/噸,浙石化和鎮海煉化雖一次加工能力接近,但對二甲苯彈性遠大于鎮海煉化,如果剔除彼時對二甲苯高景氣的影響,浙石化與鎮海煉化基本接近。
                  2014年,上半年油價平穩,下半年大幅下跌:我們看到測算結果上半年大幅收窄,主要原因是東亞產能投放期間對二甲苯有一波短期的急跌,PX企穩后利潤回升。下半年油價大幅下跌,由于下游價格滯后,因此測算價格利潤擴大,實際上因庫存影響,油價大幅暴跌對煉廠傷害較大,測算結果不具備參考意義,真實情況下,鎮海2014年效益也是近幾年***差的。
                  2015年之后,油價見底穩步回升:穩定低油價時期,煉廠盈利進入高景氣,尤其是像浙石化和鎮海煉化這樣化產深度和廣度足夠的一體化工廠,下游化工品價格跌幅遠小于油價跌幅(圖中PE價格跌幅遠小于上游產品),具備較強抵御周期波動的能力。油價底部穩步回升,格局較好化工品漲幅大于原油,即便是對二甲苯已不復當年勇,整體盈利能力仍然很強。測算未考慮庫存收益,近期煉廠實際盈利情況好于圖中所示。

                  抗風險能力通常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產品是不是差異化,這一點浙石化在烯烴和純苯衍生物上做的很好;二是流程內部的優化,也是根本問題,浙石化一體規劃,流程布置具備優勢。因此,我們認為浙石化的抗風險能力較為理想。
                  4. 主要產品價格彈性
                  營收中化工品占比******,達到39.3%,汽、柴、煤油分別占比18.7%、8.8%、8.9%,對二甲苯占比21.3%;化工品種,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乙二醇和聚碳酸酯營收比例較大,對上述產品進行了價格彈性測算,結果見圖表34。



                  5. 情景假設
                  煉油區RDS+RFCC+延遲焦化在國內是非常成熟的工藝技術,穩定可靠,操作經驗足,柴油加氫裂化裝置國內不多,但公司已在中金石化應用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因此我們認為浙石化煉油區一次性開滿的概率較大。由于浙石化煉油試生產先于乙烯,考慮乙烯不開和乙烯開下游化工不開兩種情景。此外,再考慮未來產品價格下降情景。
                  情景I:全廠滿負荷,產品市場價格。
                  情景II:全廠滿負荷,產品價格下降。汽油、煤油降200元/噸,柴油降500元/噸,對二甲苯、純苯、乙二醇降100美元/噸,PC降至20,000元/噸等。
                  情景III:煉油滿負荷,乙烯裂解和下游化工裝置不開。C3/C4分離有丙烷產出因此PDH和聚丙烯裝置按相應負荷開啟。調整物料:裂解料中C2作為燃料氣,C4作為LPG外賣,其他作為化工輕油外賣;純苯全部外賣,調整汽油池,調整輔料/催化劑,公用工程按裝置能耗分攤,固定資產原值按裝置分攤,財務費用不做調整,忽略其他不平衡因素。產品市場價格。
                  情景IV:煉油、乙烯裂解滿負荷,下游化工裝置不開。除乙烯裂解、裂解汽油加氫、丁二烯抽提、PDH、聚丙烯外,其他下游化工裝置不開,其他調整同情景III。產品市場價格。
                  結果表明,即使考慮產品因供求關系惡化價格大幅下跌,項目仍能取得80億元的盈利。III和IV情景下,折舊和財務成本對結果有很大影響,考慮到實際開工情況,未投產部分不予轉固,而借款已發生因此財務成本不作調整,這兩種情景下的利潤分別為53億和82億。
                  6. 按環節拆分利潤
                  我們根據情景假設中的I、III、IV三種情況,將煉油&芳烴、裂解料-乙烯、乙烯-化工品三個環節利潤拆分開來(商品石腦油的價格對于一體化煉廠來說沒有意義,因此煉油和芳烴不再細分)。拆分前需要對4.5中利潤進行修正,剔除未開工部分投資額財務成本的影響,修正后III和IV情景下的利潤分別為63億和90億元。拆分后煉油&芳烴、裂解料-乙烯、乙烯-化工品三個環節利潤分別為63、27和39億元。除PP外化工品營收合計近400億,對應約10%的凈利率,結果合理;148萬噸乙烯27億利潤,也基本符合當前烯烴盈利情況。

                  7. 未來盈利展望
                  展望未來,油品方面,浙江省汽油有60%的缺口,省石油公司已提前布局,成品油出路不會是問題;芳烴方面,由于非一體化裝置成本的支撐,對二甲苯價格對整體盈利的影響已有限(詳細參考第五部分內容);烯烴方面,乙烯當量需求增長強勁,且需求有進一步激發潛力,現有規劃產能不會扭轉供求格局。在中低油價環境下,高化產深度煉化一體化工廠將延續較高盈利;若未來油價走高,一方面,油價回溯結果表明浙石化仍具有較強競爭力,另一方面,二期存在較大調整空間可以適應未來原料與產品環境。
                  市場擔心國內煉油產能過剩,實際上,煉油項目投資大、門檻高,有實質性推進的項目寥寥無幾,煉油并未出現加速擴張態勢(詳見本報告“附錄二:國內煉化項目進展”部分的內容)。從******范圍內煉能來講,擴產速度較慢,日本、澳大利亞等國有產能退出,國內產品結構差的老舊煉廠也有被淘汰可能。浙石化等新煉廠主要生產市場緊缺的化工品,他們的投產對行業沖擊遠沒有市場預期的那么大。并且,我們認為不應該只盯著國內的競爭,浙石化等項目將對未來東北亞煉化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根據上述測算及分析,我們認為浙石化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五、不僅僅是浙石化,中金石化的煉化一體化進展值得關注
                  市場對于全資子公司中金石化存在較大預期差,認為其僅僅是對二甲苯基地,甚至有觀點認為隨著對二甲苯產能釋放,中金石化會成為拖累。我們認為,恰恰相反,寧波中金基地是公司石化產業布局的重要一環,未來存在發展成第二個煉廠的可能,100%權益的成長性貢獻不會亞于浙石化。
                  1. 對二甲苯供給缺口仍將長期存在
                  除中國外亞洲對二甲苯裝置投產高峰已過,未來幾年新增產能不已多。國內新增產能主要是煉化一體化項目,投資大、門檻高,宣稱數量多,但能得到實質性推進的并不多。
                  到2019年,國內真正增加的產能僅浙石化和恒力煉化的835萬噸,我們預計總產能2230萬噸,產量1850萬噸;需求方面,2015-2017國內聚酯聚合體產量復合增長率8%,考慮需求自然增長及禁廢令對原生聚酯需求的刺激,我們預計未來兩年增長率仍能在8%以上。對應2019年對二甲苯需求為2850萬噸;供給缺口1,000萬噸,進口依存度仍有35%。此外,2019年國內四家民企對二甲苯產量占比將在50%以上,具備反傾銷申請人資格的條件,不排除未來對日韓反傾銷的可能。
                  到2025年,這個階段宣稱的煉化一體化擬建產能2220萬噸,煉化項目推進難度極大,周期在5~10年或者更長,我們估計真正有希望投產的約1020萬噸左右。另一部分供應量可能來自山東地煉,目前山東地煉的總重整能力約為1370萬噸/年,這些產能多定位生產高辛烷值汽油,理論上具備由多產重整汽油向產油兼顧芳烴產品路線調整的條件,但受制于高資金投入、遠離市場和規模經濟性等因素的制約,我們預計真正有能力落地的項目不多,暫按250萬噸估算。我們預計至2025年,國內對二甲苯總產能3500萬噸,產量3100萬噸,而需求有望達到4050萬噸,仍有近1000萬噸缺口。



                  contact us
                  0411-86269239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情侣

                              <output id="hlljh"></output>

                              <ruby id="hlljh"><dfn id="hlljh"><progress id="hlljh"></progress></dfn></ruby>
                                <p id="hlljh"><del id="hlljh"></del></p>

                                <output id="hlljh"></output>